天墅集团举办第四度赠送春联活动

      2月3日,立春。阴云笼罩的宜城迎来了二月里第一个晴朗天气,临近春节,虽然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行人稀疏,但街头巷尾春色依旧,年味在慢慢涌动出来。

      此时距离农历除夕仅剩8天,辛劳一年后,一顿顿团圆饭成为了千百年来勤劳朴素的中国人对自己最好的犒赏和对乡土情怀的释放。与此同时,还有包饺子、烧金纸、放爆竹、守岁等传统习俗。这些习俗或多或少会因为地域呈现不同的差异化,但有一项活动,历经王朝更替行政文化变迁依然历久弥新,这便是春联。

      史料记载,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中原春节就户悬“桃符”,即春联前身。入腊以后,即有文人墨客,在市肆檐下书写春联,以图润笔,祭灶之后,则渐次粘挂,千门万户,焕然一新。“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宋代文学家王安石这首《元日》清晰刻画了市井之间的浓厚烟火气和氤氲的春节色彩。
      两千年风云变幻,沧海桑田间土屋变高楼,珍味成素餐,新时代的中国百姓早已脱离解决温饱的社会困境,中国人民的思想也逐渐摒弃传统封建认知,但春节作为人们内心最真挚的期待被完美保存下来,一副春联早已不是篆刻逼退鬼魅、除灾消难的物件,它已成为人们心中对年、对美好事物的真切表达。

      值此万千愿景所归之刻,天墅集团第四年度邀请书法家免费赠春联活动应景而开。与往次略有不同的是,考虑到疫情防控影响及市民朋友渐进高涨的热情,本次赠春联活动采取多点分散的方式,分别在人民路前言后记劝业场、百货大楼、回祥小区广场设立赠送点,活动时间按惯例依旧是7天。

      早上九点多钟,三个点位布展完毕,十时前后,闻讯而来的人群逐渐围满了摊位,一来二往,几笔挥毫,浸染着墨色的大红纸张铺陈在青色天井、晕散于镁光灯群、飘扬在浩然清风,这是岁穷月尽除夕夜前最重要的一段时间,祭祀先祖、清点年丰、游子归家。在经历跌宕起伏的2020年后,新的一年,人们有着太多的期盼,这幅轻薄的红纸,装载的不仅仅是愿景,更是对过去一年的挥手再见。

   发布日期:2021-2-4    浏览次数:76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