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优秀献计人”鲍新
2018年统计数据表明,截至2017年,我国拥有8万余家建筑业法人单位,超过5500万名建筑工人。如此庞大的人员基数,对建筑业企业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施工安全尤为重要。
目前,我国大多数建筑业企业都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标准化的安全管理模式,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因为现场人数众多、环节复杂,加上对工期、成本的追求,不少企业对于安全的落实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照本宣科、人云亦云式粗放管理给现场安全管理带来了极大的隐患。
集团在涉足建安行业时,因为体量规模并不是很大,同样存在这方面问题。随着近些年不断发展,对安全的重视程度有了显著提高,配置一定数量现场安全督导员,并将安全列入项目施工四项重要监管指标。但因为缺乏符合实情的安全解读,仍存在部分管理人员对具体环节安全理解不透彻、安全施工不规范等现象。
针对此事,项管中心查胜祥项目部生产经理鲍新在四月份“我为公司献一计”中,对安全培训思路提出了个人意见。他认为,安全培训不应当仅从行业规范、现场常规性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出发,而是更多要结合现场不良的生产环境会对人的行为和物的状态产生负面的影响这个点寻求突破。在以往的工作中,项目部会将安全放入例会中进行宣贯,但空洞的灌输以及缺乏高效的现场监督,往往会让大家对安全的警惕心理逐渐放松。所以,在此次“献一计”中,他认为,应该由中心层面加强安全培训,同时建议培训时间和内容不需要太长和太多,要结合每个项目实际,以现场实际隐患点进行针对性解读。同时,在一轮结束后,要进行重复讲解,以加强记忆,形成固化思维。
另外,在本次“献一计”中,鲍新还就现场劳务用工管理陈述了个人意见。他认为,劳务选择的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进度以及综合成本。以往的做法里,公司在选择劳务队伍时存在以最低价中标的案例,但取得的整体效果并不是很理想。部分劳务队伍在没有相对可观的收入的情况下,要么选择中断协议、要么选择以最少投入来实现利润调节,均对工期造成了拖拉,对项目整体进度造成不可逆损害。他认为,在人口红利逐渐减少的今天,适当的调节公司劳务分包的经营思路,有利于提升整体工作效率,并会加大可选目标,实现优质资源互换,实现共赢。